6月26日上午,时值第36个国际禁毒日,阳江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阳江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2018-2022年)》,通报介绍近五年全市毒品犯罪态势特点及全市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有关情况,发布8个毒品审判典型案例。
近年来,阳江法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禁毒决策部署,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着力加强毒品案件审判规范化建设,提升禁毒综合治理效能,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2018至2022年,阳江两级法院共新收一审毒品犯罪案件1016件,审结1009件。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数略有波动上升,但呈现整体回落态势。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的有101件,占比审结案件的10%,重刑率远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白皮书显示,阳江地区毒品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零包贩毒突出,大案要案相对减少,贩卖10克以下毒品的案件数占比52.5%;二是涉案罪名相对集中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及容留他人吸毒罪,涉案毒品以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传统毒品为主。三是毒品犯罪趋向网络化、隐蔽化,“互联网+物流”成为主要犯罪手段。四是新型毒品以电子烟油、糖果、爆米花、奶茶饮料等形态出现,种类繁多、迷惑性强,识别、查处和管控难度大。五是涉毒人员再涉毒品犯罪比例较高,毒品再犯率高达75.7%。六是毒品犯罪及吸毒行为造成的次生危害日益凸显,犯罪分子利用麻精药品实施迷奸等犯罪行为。
据了解,全市法院坚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始终保持严厉惩处的高压态势,突出打击重点,织密新型毒品犯罪的打击网,坚决防止毒品犯罪向未成年人渗透;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以严为主、宽以济严、罚当其罪;严格限制缓刑适用,从严掌握减刑、假释条件,切实保障刑罚执行效果;组织业务培训,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提炼裁判规则,统一裁判尺度;强化对下监督指导,坚持压实发改案件“错题本”制度,及时解决辖区基层法院在案件审判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司法建议、情况反映等方式向有关部门通报,开展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
南方日报、阳江日报、阳江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市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相关负责同志,市禁毒协会代表,市中级法院刑一庭、刑二庭、审管办、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